手抖易跌倒帕金森10题自我检测
AI 智慧辅助诊断帕金森 可提高準确率
帕金森氏症病程依严重程度共分成5期,第1期会单侧肢体僵硬、手部颤抖、写字歪曲;第2期则是双侧肢体都出现颤抖或僵硬、动作迟缓;第3期出现走路常跌倒、步态不稳;第4期则是难以独立走动,需要他人搀扶;第5期须卧床或坐轮椅,无法自行照料生活起居。一般就诊的患者发现都已是第3期,除非较有病识感才会在第1期警觉发现、及早就医。
非典型帕金森氏症与典型帕金森氏症最大的区别在于肢体静止性的颤抖,非典型帕金森氏症通常没有肢体颤抖的现象,却会出现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表情僵硬、手脚不听使唤、身体平衡感变差、容易跌倒、焦虑等情形。由于这些症状并不像典型帕金森式症明显肢体颤抖的症状,很容易被忽略为老化、失智或颈椎神经的问题,其实是一种脑部神经障碍的疾病。
帕金森氏症自我检测表 逾3徵兆速就医
帕金森氏症初期常被当成是单纯一般老化或是颈椎、脊椎退化,可参考台湾神经学学会发布的「帕金森氏症自我检测表」,如果发现以下10个问题中有3题以上的回答为「是」,建议尽快至神经内科就医检查:
1)手或脚是否曾经在休息放鬆的状态下,会不自主颤抖?
2)走路时有一只手臂弯曲,且不会摆动?
3)身体在站立或行进时,姿势会向前弯曲?
4)走路姿势杂乱、不顺畅、好像要打结或一只脚拖在后面?
5)步伐小且常常跌倒或摔跤?
6)常觉得懒洋洋,做什幺事都没动力?
7)颈部后方或肩膀常常疼痛?
8)刻意避免与聊不来的朋友或家人相处?
9)音调出现改变?变得更单调、小声或沙哑?
10)写字变慢且字体变小?
帕金森氏症发作时,越早诊断,越能尽快给与有效介入与治疗,不过动作障碍的诊断非常仰赖专家经验,临床上的诊断非常困难,就算在欧美,病人也常在不同的专科医师间辗转,数年后才被诊断出来,现在有AI 智慧辅助,有助及早诊断,诊断之一致性与準确率也可望提高。
资料来源
(文章授权提供/优活健康网)
新一代化疗副作用低 90岁肺癌患者拚过半年
线性提拉打造高挺美鼻 五官更立体!
乾癣患者求职屡碰壁 积极治疗早日正常生活
喜欢本文请按讚并分享给好友!